吃葉黃素護眼? 5個常見錯誤觀念

發稿日期:110年1月14日科技發達造成滿街低頭族,眼睛過度使用已是家常便飯,這樣的演變造就「葉黃素」在保健食品的詢問度名列前茅,但它真的這麼神奇嗎?對眼睛相關疾病都有幫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藥師林威廷表示,葉黃素是一種脂溶性類胡蘿蔔素,本身是一種抗氧化物,它和玉米黃素都是眼睛內視網膜黃斑部的重要成分,可抑制自由基,過濾藍光以減少對眼睛感光細胞的傷害,也可抑制與細胞發炎反應相關的傳遞鏈,減少活性氧化物質的生成,藉此調節免疫系統與發炎反應。但人體無法自行製造葉黃素,必須由飲食中攝取。※富含葉黃素的食物深綠色蔬菜菠菜、甘藍菜、綠花椰菜、豌豆、青椒、芥藍菜等黃色蔬菜櫛瓜、玉米、小黃瓜、南瓜、胡蘿蔔等水果柳橙、奇異果、葡萄等蛋黃當無法從食物獲取足夠葉黃素時,該如何補充?林威廷說,市面上含葉黃素保健食品分為兩種:游離型與酯化型,游離型分子量大約只有酯化型的1/2,一般也認為吸收率較佳。酯化型雖具有較好的生物利用率與安定性,但須透過腸道酵素輔助,將其分解後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且最好搭配油脂一起服用,若本身消化不好或腸胃不佳,較不建議食用此類型的葉黃素。有研究認為,健康成人每日攝取6 mg(毫克)葉黃素,有助減緩黃斑部退化的風險,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則建議每日補充葉黃素不應超過30 mg。葉黃素多吃無益,若不小心攝取過多,還可能有皮膚變黃的問題。另外,建議不要與β胡蘿蔔素補充品一起使用,因為產生競爭吸收,使得葉黃素吸收率下降。林威廷分享一些對葉黃素常見的錯誤觀念:1.葉黃素對眼部任何疾患皆有幫助?補充葉黃素在一般健康人眼睛保健方面,可增強黃斑部功能,使視力增進,視覺敏感度增強,長期補充葉黃素,可降低老年性黃斑罹患率。但對於其他黃斑部疾病,如高度近視性、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尚未有明確定論。2.葉黃素吃了馬上有效果?葉黃素具有累積性,口服約2週後,血液中濃度明顯上升,但黃斑部中的濃度卻未顯著增加,必須至少連續補充2至4個月後,黃斑部葉黃素的濃度才會有意義的增加。簡單來說,葉黃素的保健效益不是立即性,必須連續服用2至4個月,才能顯著提升視網膜黃斑部中的葉黃素濃度,達到抵禦藍光效果。3.葉黃素的含量愈高愈有效?長期且持續服用才是最重要關鍵,短時間內服用高含量葉黃素,只是讓血中濃度快速上升,但若想讓黃斑部內的葉黃素濃度達到保護效果,天天服用比久久吃一顆有效。4.除了葉黃素外,其他成份愈多愈好?不一定。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所需營養素也不一樣,只要仔細評估個人缺乏的保健成份含量是否足夠即可,以免徒勞無功。5.大家都稱讚的產品最好?評價高、口耳相傳的保健食品,不一定最適合自己。選購產品時須將自身狀況、有無服用其他藥品及保健食品等因素一起考量,其他人的使用情形僅供參考,如此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葉黃素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該如何選擇、如何補充,一定要有正確觀念,以免失去原本的美意。若有任何相關疑問,可諮詢專業人員,為自己的身體健康好好把關。 參考資料: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葉黃素在眼睛保養上的重要性」,陳瑩山,2008/01/23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眼睛也會『骨質流失』嗎?」,陳瑩山,2015/10/223. 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2020年08月153期

惱人的慢性疼痛

發稿日期:110年1月14日「醫師啊,我頭痛了十幾年,吃各種止痛藥一開始還有效,可是慢慢的就沒效了,止痛藥越吃越多,會不會上癮啊?我好擔心…」“痛”這個字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它可說是各種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大多數人來找醫師的主要問題也就是為了解除疼痛。如果一個人抱怨痛,醫師很自然地便會想到他身體某個部位產生了病變,因而感受到疼痛。如果醫師找不到確實病變來解釋他疼痛的來源,那麼病人疼痛很可能便會被認為是想像的甚或是假裝的,即使我們很明顯地看到病人的確因“痛”而飽受苦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李政勳說,近年來,這類找不到原因的疼痛也常被稱為「心因性疼痛」。許多複雜因素會影響個人痛的經驗,而許多慢性疼痛無法以傳統觀念來解釋,一般止痛藥物治療也沒有效果。時至今日,痛以及痛的治療已引起相當大的醫療甚至社會問題,例如止痛藥的過度使用甚至濫用,因慢性疼痛導致身心痛苦、無法工作,造成醫療資源和社會成本的耗費等。李政勳指出,目前醫學界對痛的研究是以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綜合的觀點模式來研究,在生物層面,大致的了解是周邊神經接受器受到刺激後,神經衝動經由脊髓傳到中樞神經系統,而某些神經傳導的化學物質可能影響到腦內鴉片接受器,也可引發止痛效果。生物層面的理論能用來解釋急性的疼痛,而慢性疼痛或者所謂的心因性疼痛則必須從心理與社會的層面來了解。在心理層面上,一個人對痛的描述總是帶著情緒的成分,痛的經驗在一個人的心理發展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痛原本是個人自衛系統的一部份,可警告我們身體某一部份正受到傷害。所以痛和我們學習認識環境裡潛在的危險有關係。曾經引起我們疼痛的事物和疼痛的部位,會永遠存在我們的心靈裡。就發展過程而言,痛和人際關係有密切的關係。痛使得嬰兒哭叫,母親便趕快給予愛撫呵護,由痛引起哭叫,而得到親愛的人的撫慰,最後導致疼痛的解除,這其中的關聯性是人類發展親密關係的重要因素:痛的本身並不有趣,而是可能隨著痛而來的親愛的人的關懷和撫慰使個人感覺快樂。李政勳表示,學習行為理論認為慢性疼痛在最初可能是有真實的病變,而環境裡的各種因素則使它持續存在或者惡化。例如當病人抱怨痛時,週遭的人都表示同情關心,這便可能使他繼續採取此一行為。相反的,如果病人叫痛時,大家沒有給他注意,在得不到強化的情況下,這種行為便比較不會再出現。若病人在病前生活有許多需要未獲滿足,或者和家人有衝突,則痛便使他們有機會可以操縱家人、朋友等,以得到關心照顧,而且可以逃避他們不喜歡的事。這種“病人角色”使他得到一些他生病前得不到的滿足,因此便可能讓他“學習”到繼續扮演此一角色。醫療人員對病人對痛的感受也有很大影響,病人的描述總是十分模糊,醫師做的檢查常找不出確切的病因,有時甚至還會互相矛盾,醫師的解釋病人常聽不懂,使病人更加疑惑,後來只好求助於其他醫師或醫院。其他醫師對病人如此慢性難治的病情,經常會給他安排更精密的檢查或更複雜的治療方式,如此使病人更加堅信自己得了什麼重大的疾病,醫師必需努力的去找出來加以治療,難免就更耽心害怕了。慢性疼痛的治療是一項複雜而且漫長的努力過程,必須要由內外科醫師和精神科醫師密切的合作協調,任何一廂情願,單打獨鬥的治療是不可能成功的。治療上家屬的參與非常重要,他們常會因為病人長久的疼痛而飽受心理上的折磨,常會感覺到無望、無助,對病人可能有罪惡感,甚至相反的會出現憤怒等負面的情緒。這些複雜的心情都需要醫師的協助,讓家屬對病人的疼痛有正確的了解,鼓勵他們幫助病人繼續治療。家屬的支持與關懷可給病人正向的回饋,增強他建立良好的適應行為。慢性疼痛的病人多半都有長期服用止痛藥的問題,因此在治療上也應該先建立起病人按照醫師囑咐規則服藥的正確觀念,不可依據自己主觀的感覺自行調整藥量,甚至自己亂買成藥來吃,以免日後變成止痛藥或麻醉藥成癮。對困擾許多病人的慢性疼痛,我們不能再囿於傳統的成見,一定要找出身體實質上的病變才能解釋及治療痛的根源。也不應再誤以為所謂“心理因素”就表示病人是在裝病而排斥拒絕他們。唯有用生理-心理-社會三個層面綜合考量的觀念來了解並治療,長期的慢性疼痛才有舒解的希望。根據研究顯示,用這套治療模式,願意積極參與治療的病人有三分之二獲得相當大的改善,止痛藥的用量減少了,看醫師的次數降低了,而且工作與社交的能力也有進步,病人的生活品質得到明顯的改善。

忠孝院區糖尿病品質卓越獎全國第一獎全國第一

發稿日期:110年1月14日健保署統計,2018年醫療支出前10大疾病,「糖尿病」排名第二位,年花健保費用約290億元,於民國91年由國民健康署推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藉由各專業醫事人員合作,提供糖尿病病人有完整的整合性照護,積極推動「糖尿病品質支付服務方案」,鼓勵醫師、護理師及營養師組成糖尿病共同照護團隊。糖尿病是全身系統性疾病,控制不良會造成全身的併發症。其中小血管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及腎病變。大血管併發症包括心肌梗塞、腦中風及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109年4月依據糖尿病照護品質頒發糖尿病照護品質卓越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獲獎位居全國第一名。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春森說明,該院區於104年簡化流程:(1) 提供「糖尿病一站式整合照護」,進行糖尿病併發症的篩檢,簡化就診與檢查流程於就診當日可完成各項併發症篩檢。(2) 首創糖尿病「雲端醫院」,提供遠距照護管理模式,線上醫病互動諮詢服務,以科技輔助傳統醫療模式,提供全方位的特色醫療服務。(3) 多專科整合照護,提供整合性門診,雙專科醫師共同看診,以及加入藥師共同管理多重用藥患者。(4) 提供感動服務,改善醫病關係與增加患者遵從性,利用醫病共享決策,使醫療團與許多患者建立良好的關係。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護,成為最佳糖尿病照護中心來提升病友自我照護能力,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松山基隆河堤壁 繪本風格訴說當地故事

松河街旁的基隆河堤壁,即將以嶄新的面貌與市民朋友見面,北市水利處表示,這次的堤壁設計案辦理過多次的地區說明會,和當地里民一起激盪創意,堤壁圖案不但生動活潑,令人耳目一新,而且還能呼應松山歷史,將會是臺北市內非常特別的堤壁美化案例。 水利處河工科指出,目前該處辦理堤牆美化工作,為了強化美化風格的在地獨特性與風格設計,除了一般實地走訪瞭解當地,更過透過一次次的工作會議,來激盪創意並辦理堤壁美化說明會,深入當地與里民溝通透過並當地分享在地文化與空間經驗,設計出具有在地性的城市繪本。 河工科說明,這次堤壁美化的地點在松河街112號至158號前,以當地松山歷史作為創作的基底,繪本風格訴說當地故事,並設計各年代時間代表色加強故事印象,充滿奇幻感覺減少歷史沉重感。本次透過在地考察、辦理說明會、訪談當地耆老等過程,創作出符合在地文化空間的可能性,期待這樣的方式獲得在地認同。 河工科進一步指出,以往的堤壁案,先委託設計規劃,再進行工程發包,設計階段由於無法預知未來施工廠商的能耐,設計時,往往較保守的以單純的線條或簡單的色塊為主,另外設計公司以平面方式繪製圖說,但是現場堤壁並非都是平面的,有時會導致現場施工後色彩和線條的效果,可能與當初設想有所偏差,以致於美化的效果會打折扣。 因此這次採取統包工程,讓設計與實務互相結合,以達創新設計的初衷。 本案預計今年施作,到時完成後再歡迎大家到此處來欣賞共同努力的成果。

新富町文化市場《萬華世界 WAN der LAND》展覽開始,歡迎民眾蒞臨欣賞

       110年1月16日至5月9日(週二至周日 10:00-18:00),新富町文化市場《萬華世界 WAN der LAND》展覽,將在地的常民生活、文化脈絡、飲食、宗教民藝解構再結構後,透過設計師們與廚師們的巧思,把在地特色與體驗設計成一道道菜餚,讓觀眾在量身打造的獨立空間內體會萬花世界。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表示,新富町文化市場位於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是本市第一座古蹟市場,建造完成至今已有80餘年的歷史,在民國95年,經本府文化局正式公告為市定古蹟,續於102年由臺北市市場處完成古蹟修復工程後公開招標,並由忠泰建設公司得標取得九年經營權。在106年3月25日,新富町文化市場U-mkt正式開幕,以「飲食教育」、「文化推廣」與「區域再生」為核心議題,並不定期舉辦系列活動及教育課程,讓整體空間活化,塑造出新富市場意象。新富町文化市場透過文資程序轉型活化後,讓年輕族群更願意到市場,進而讓市場及周邊的攤商產生自覺,願意投入更多的心力,朝觀光市場來努力,帶動的效益是成功的,於108年10月7日榮獲 108年度文化部文化資產管理維護優良獎,又榮獲 2019 Good Design Gold Award前 20名「優良設計金獎」,期許本市場的經驗,能夠讓其他的老舊市場學習,為傳統市場的未來再開一條新路。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李彥良說本次展覽邀請策展人曾熙凱與協同策展人李政道,以貼近現今觀點的視角,將中萬華地區的人文風景收斂梳理成六大精彩的主題,分別是:廟宇、市場、青草巷、大理街、工藝、以及花街,透過「食物設計」作為訊息載體,由廚師、調酒師、調香師、燈光設計師、音樂創作者等共同跨域創作,將萬華的文化內涵與常民生活重新設計轉譯,延伸到空間、氣味、聲音、視覺等體驗。

臺北天文館新推出「認識星空」線上直播天象解說,在家也能認星座、賞星空!

   臺北天文館開國內先河,新推出「認識星空」線上直播天象節目,由專業天文解說員配合架設於各地的星空攝影機與星象程式等,進行即時的星象介紹,將深山中才能見到燦爛銀河,結合天象館中才能聽到的星空導覽,傳送至每個人的電腦、手機等行動裝置上,即使身在都市也能輕鬆認識星座、觀賞並瞭解各類天象。臺北天文館目前已在陽明山、梨山、蘭嶼、澎湖、馬祖等觀星勝地佈建了星空攝影機觀測網,去年高達340萬觀眾透過這項服務觀賞星空。   「認識星空」將於1月16日週六晚間7點在臺北天文館YouTube頻道首播,歡迎準時收看。

雲林縣「橙柑蜜甜、揪甘心」農產品展售會,與您相約臺北花博農民市集

  花博農民市集雲林週活動將於1月16日熱鬧開場,農曆春節將近,雲林縣政府與雲林縣農會合作,輔導縣內農民團體及小農於1月16、17日北上台北花博農民市集舉辦「橙柑蜜甜、揪柑心」展售活動,推廣在地茂谷柑、柳丁及高麗菜等當季最新鮮的蔬果。   每年農曆春節前後正是茂谷柑得產季,外型鮮紅亮麗,如橘美人般金黃美麗的外觀,好吃又好看,又具黃金吉祥、大吉大利的意涵,是年節送禮與拜會親友的優質伴手禮;來自雲林產地的農友帶著剛上市的茂谷柑,來與北部的消費大眾分享,雲林茂谷柑皮薄呈亮紅橘色,帶有喜氣,圓滾滾外型象徵一家團圓,吃起來果肉多汁甜度高,是平價又營養的柑中之王,讓大家可以「吃甜甜,過好年」。「2021柑謝有你、以橙相待」市集趣味活動  1月16日下午2點開始暖場活動-剝茂谷柑競賽,將邀請民眾上台比賽,能在時間能最快剝完茂谷柑的朋友將獲得雲林縣農會準備的精美小禮物,縣長及貴賓也會示範茂谷柑水果三明治簡易料理及充滿橙香風味的茂谷柑鬆餅、鮮甜健康的甘藍沙拉,另外現場更有果肉香軟有彈性、汁多味甘甜的茂谷柑可以購買,還有有美味又香噴噴的高麗菜飯供現場民眾大快朵頤(因應防疫期間,現場的品嚐活動將各別使用乾淨容器裝食讓民眾帶走食用,不提供現場試吃)。購物之餘享受悠遊市集     每週六或日的下午2點半至3點特別規劃現場舞臺活動「音樂饗宴」,帶來的精彩演出,讓大家在購物之餘能享受環繞在市集悠揚的音樂。  想知道更多農民市集的活動訊息,請鎖定Facebook粉絲專頁「台北花博農民市集」及「臺北市產業局-台北饗樂趣」,或臺北花博農民市集官網,等你來挖寶喔!(市集營業時間為每週六、日早上10:00至晚上18:00,在花博公園圓山園區) 新聞聯絡人: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童智全 股長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6594/0937-048658陳思羽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6615

北市道路施工全都錄 鏡頭擺放位置有門路

發稿單位:新工處發稿日期:110年1月14日新聞聯絡人:陳大分聯絡電話:0963-562-778聯絡人:陳宏銘聯絡電話:(02)8978-8900轉8601 北市道路施工全都錄 鏡頭擺放位置有門路 現今在臺北市道路施工工區範圍內,於大型機具擺動間,常會見到類似動畫電影主角-瓦力身影的攝影機佇立其中,一只大眼睛緊盯施工過程的一舉一動,稱職扮演道路施工品質把關的守護者。而臺北市道路管線暨資訊中心(以下簡稱:道管中心)即是這全國首創道路施工即時攝影的推動者;該中心自104年7月成立後,就致力推動各類型道路施工均應具備即時攝影機,並將影像回傳至道管中心進行即時監管,且同步於「愛台北APP」供予市民瀏覽施工即時影像,全民督工。 道管中心主任陳宏銘表示,若道路施工範圍屬於小範圍工區,則要針對施工類別項目或管溝施工狀態進行全程拍攝;如屬大範圍工區,則需增加機組於施工範圍之頭尾處,各架設鏡頭全程拍攝,以完整呈現工區整體狀態。道路施工即時攝影規定如下:1.施工過程連續回傳不中斷,應連續拍攝且清晰可視,不得有遮擋情形。2.配合施工程序項目及進度,移動攝影機進行重點連續拍攝。3.多點同時施工,應分別架設攝影機進行拍攝回傳。4.施工過程各項停檢點通報,如開挖深度、管線埋設、管線破損、結構補強、管溝回填及道路復舊等作業,皆須拍攝回傳。 新工處挖掘管理科科長黃繼模表示,為強化市民了解道路施工內容,並因應全民督工潮流,將持續提供施工即時攝影服務予市民瀏覽服務,共同監督市政,打造更優良道路施工品質的臺北市。 

教育局新聞稿1100114 教出AI時代的孩子!臺北市智慧教育向下扎根,培養K-12人工智慧與運算思維軟實力!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地址:11008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8樓業務聯絡人: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資訊教育科           陳秉熙科長        0953287353新聞聯絡人: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合企劃科           林奎宇研究員      0930936532【發稿日期:110年1月14日】【主題:教出AI時代的孩子!臺北市智慧教育向下扎根,培養K-12人工智慧與運算思維軟實力!】【臺北報導】   北市教育再創新!為發展人工智慧AI教育,臺北市教育局110年1月14日於市立復興高中辦理「K-12人工智慧AI教育發表會」,發表高中AI教材「AI生活大智慧」,繼109年5月發布國中小AI教材,臺北市為全國第一個發表AI全學層教材的縣市。「AI生活大智慧」由臺北市國高中9位AI教育種子教師合力撰寫,並結合漫畫及實作教學影片以電子書方式呈現,運用深入淺出的案例提供學生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及資料科學等知識,帶領學生思考AI科技面臨的道德議題,並為有意投入AI產業發展的高中生,提供未來升學、選課與產業動向分析等生涯規劃建議。    「AI生活大智慧」透過經典思想實驗及時下最夯科技議題建立學生AI基礎認知,例如:以「中文屋」和「圖靈測試」說明「電腦依據程式設計與人類互動」和「人工智慧依據演算法像人類一般學習」兩者的差異,教導學生透過國內外案例,認識自動駕駛、智慧醫療、物聯網系統及無人商店所需技術,進而思考臺灣未來AI產業發展可能性。    在發表會中,臺北市也展現了最完整的K-12運算思維系統化課程,讓學生在電腦螢幕外,亦能實際操作、體驗與電腦對話(程式語言)為人類生活帶來的改變。復興高中「AI電算課程」將數學邏輯化為程式語言,學生以公式取代程式碼編寫演算法,訓練AI自動解析數學,取代數學課繁複的運算流程,提升教學成效。龍山國中「AI體驗課程」由師生自編Scratch程式語言,訓練程式辨識玩家手勢,開發人機互動的猜拳遊戲,東園國小「AI體驗課程」與華碩電腦合作,運用華碩機器人 Zenbo Junior 及Google AI資源,透過華碩開發的圖像化編程平臺 Zenbo 實驗室及免費網路資源,帶領學生認識程式邏輯概念、圖像辨識技術、建立資料庫與解析過程,南海幼兒園「水軌道課程」,引導幼兒嘗試以不同材質、形狀的素材,搭建能夠順利引水的大型軌道,在分組討論與教師引導不斷試驗的歷程中,培養幼兒問題解決、協商合作及邏輯思考等能力。    此外,教育局亦在發表會中,宣布與鴻海教育基金會合作,共同推廣AI與量子電腦教育!鴻海教育基金會汪用和執行長表示,基金會正籌備出版華人地區第一本長篇劇情人工智慧教育漫畫「阿宅聯盟:決戰太陽王國─孩子的第一本人工智慧歷險漫畫故事」(書名暫定),讀者將跟隨主角團踏入時空旅程,在冒險中運用無人機、語音辨識、機器人等知識迎向各項挑戰,未來這套漫畫也將在「臺北酷課雲」進行連載,讓北市學子在趣味閱讀中樂學AI新知。另外,教育局更領先全國推動量子電腦教育,109年10月起與鴻海教育基金會合作,邀請國內重量級量子電腦學者辦理教師研習系列講座,共計22名本市教師參與,為教師介紹量子力學、量子邏輯閘、量子通訊相關知識,精彩扎實的研習課程,甚至吸引業界人士及外縣市教師前來參加。    隨著人工智慧AI與量子電腦等新興科技問世,科技為人類社會、產業發展帶來的影響日益深刻,臺北市將持續邀集各界夥伴投入軟硬體資源,促進北市智慧教育發展,培育北市學子走向世界,迎向新興科技未來的軟實力! 新聞稿1100114.pdf

毒蟲「話術騙警」解開手銬落跑!逃亡4小時又被抓到 下場超慘

40歲瞿姓毒品通緝犯12日落網後,供稱願意舉報毒品的上游藏匿點,帶警方前往西門町峨嵋街某大樓,接著用話術欺騙員警解開手銬,最後在警方蒐證之際趁隙逃跑。警方在瞿男逃逸後全力追緝,短短4小時就迅速抓到人,事後立刻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檢方隨即裁定瞿男發監執行。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