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新建工程開工 蔣萬安期待透過都更北市全面翻新

臺北市長蔣萬安於今(9)日出席「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新建工程開工動土典禮」,他在典禮上表示,非常高興今天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正式動工,這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在過去這個基地裡原本有一個市有土地,當時規劃做停車場但是使用效益不高,後來經過考量決定提升整體的開發效益。

蔣萬安表示,忠孝懷生案這個地點是臺北市精華中的精華,除了鄰近東區商圈,旁邊就是忠孝復興捷運站,又有百貨林立以及非常多的店家,再往外延伸,從東區商圈、敦化南路一路再過去,緊接國父紀念館、大巨蛋。他表示,未來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的場域連接相關的商圈廊帶,將會帶動整體發展,相信將會是臺北市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標。

他接續提到,一開始決定要進行公辦都更,在整合方面也遇到非常多的困難,一方面當時要自辦都更非常不容易,當基地一旦劃定,整個都更的地區,將要召開公聽會、審查會最後發給建築執照,重重的關卡都需要克服,因此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到今天終於能夠正式的動工,經歷了許多困難與挑戰,包括受疫情影響原物料上漲,這個案子就漲了50%,非常的不容易跟辛苦。

蔣萬安提到,當前市府團隊以及臺北市面對著,臺北老舊30年以上的建築物佔整體建築超過了70%的困境,老舊建築沒有辦法承受一場大的地震,這是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因此他上任以來,不只是推動都更五箭,透過法規的鬆綁、門檻的降低、加速審查的速度等等措施,在公辦都更案方面也有提出7599的專案,就是希望在考量市民朋友居住安全之下,能夠讓臺北市全面翻新。

蔣萬安表示,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新建工程從107年開始,到今天動土,預計116年可以完工,並規劃樓上27層樓,往下5層樓,整體的規劃是以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為理念,以大眾運輸或車站為核心來做發展,所以未來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新建工程一樓會有很多商店,二樓將連接捷運站,並設計綠色通道,在樓上也有事務所、住家,是一個Compact City緊密城市的概念,希望這裡除了提供居住娛樂休閒以及公共服務以外,更結合大眾運輸,成為一個都會區中非常便利、生活機能非常好的一個地方。

蔣萬安最後感謝這一路走來非常辛苦的市府團隊,感謝大家盡心盡力,並謝謝在地里長協助溝通協調及所有里民的體諒,他並感謝地主們的配合,以及富邦建設克服重重挑戰,期盼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在未來成為一個指標性的公辦都更案,並提供給市民朋友一個便利的生活環境,讓臺北重新翻新、充滿活力。

  • 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新建工程開工1
  • 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新建工程開工2
  • 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新建工程開工3
  • 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新建工程開工4
  • 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新建工程開工5

東區商圈捷運連通複合新地標 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風光動土

      「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於今(9)日舉行開工動土儀式,由臺北市長蔣萬安、臺北市住都中心董事長李四川及投資人富邦建設董事長宋良政等人共同出席,本案位處市中心交通節點,採TOD發展概念及密集城市(Compact City)之新城市規劃理念與設計,未來將連通忠孝復興站並增設捷運出入口,並設計友善行人的交通動線,全案預計116年完工。

       忠孝懷生基地緊鄰東區商圈人車熙來攘往的捷運忠孝復興站,交通便捷,由臺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擔任實施者,富邦建設為投資人,預計興建1棟地下5層、地上27層之住商複合大樓,並具備鑽石級綠建築、銀級智慧建築及耐震標章之SC鋼骨結構,空間規劃上, 1樓為沿街店鋪,延續復興南路一段商業氛圍,優化鄰里生活機能;2樓新增捷運出入口設施,打造空中綠洲連通捷運忠孝復興站體,重新引導捷運通行人流,創造更舒適便捷的人行環境;3~15樓為一般事務所;16~26樓為住宅;27樓為管委會使用空間,停車場提供158個車位;未來不僅提供住商混合的空間,更串聯大眾運輸系統,使更多民眾能在回家的路途上滿足日常生活需求,促成TOD導向發展的城市理念。

       本案範圍內的市有土地原作為停車場使用,使用效益較低,考量其區位位於東區商圈精華地段,條件優異,107年納入公辦都更標的,同時市府主動整合相鄰之私有土地,以「公私共好」理念合作成功整合地主推動都更。

       都市更新處表示,希望於更新後可延續復興南路一帶整體商業發展,進而改善整體環境並有效利用市有土地;藉由公辦都市更新的帶動,期能加速公辦都更案周邊更新改建,為臺北城市創造更多公共及經濟效益。

  • 大合照
  • 更新前現況及綠美化
  • 更新後示意圖
  • 市長致詞
  • 祈福祝禱
  • 動土

忠義教育社福園區發展蒙特梭利教育,全臺首例學校結合社福與捷運的公共工程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事後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    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地    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工程及財產科 粘志偉技正 0937-892624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合企劃科   卓育欣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2年8月9日】

【主題:忠義教育社福園區發展蒙特梭利教育,全臺首例學校結合社福與捷運的公共工程

【臺北報導】臺北市推動新世代校園規劃,發展共融校園,「高齡校舍改建」為蔣萬安市長重要教育政策之一,為加速教育社福園區辦理現況,蔣萬安市長於112年8月9日上午視察「忠義教育社福園區暨捷運共構大樓新建工程」進度,並同步視察忠義國小實驗教育及社福園區整備情形。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028647/26ff6669-d419-44bb-8c66-ef1f972c5969.jpg

▲蔣萬安市長視察「忠義教育社福園區暨捷運共構大樓新建工程」

協助教育社福園區改建工程順利推動

 忠義教育社福園區為全臺首例結合學校、社福與捷運的建築工程,因應高齡少子化趨勢,並配合捷運萬大線廈安站設置,將興建地下1層停車場、地上5層綜合教學大樓以及地上6層的社福大樓,除了滿足忠義國小的教學需求,並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等社福設施,加上捷運共構形成三合一新概念的複合式設施,期望能達到「在地就學、全齡照顧」需求,預計於114年完工啟用;因應市場行情上漲,本工程衍生物價調整款,蔣市長今(8/9)日視察工地表示將全力協助預算追加程序,期使工程順利進行;同時也回應忠勤里方荷生里長所關心忠義教育社福園區啟用時程,以嘉惠學子及南機場周邊居民。

建構永續智慧校園、全齡服務場域

 教育局表示,本工程以社區需求為導向,將國小、社會福利與捷運結合的示範案例,除了滿足學校因應新課綱多元的學習需求外,整體規劃結合「友善、均衡、創新、共生」的願景,以體現優質學校之代表,為社區之學子打造一棟兼具現代感與節能之綠建築、智慧建築、耐震標章之現代建築。輔以社會局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托嬰中心、社區圖書中心、日間照顧中心、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期待忠義教育社福園區成為臺北市全齡教育、社福服務之典範。

塑造混齡共融、自發主動的新世代學習空間

 此外,考量忠義國小推動轉型蒙特梭利實驗教育學校,為配合社區教育品質的穩健發展,忠義社福園區也同步納入該校實驗教育辦學需求,將忠義國小轉型實驗教育學校空間需求納入規劃,也同時整合鄰近萬華幼兒園蒙特梭利教育資源,本次市長視察忠義國小實驗教育整備情形,也親身瞭解忠義蒙特梭利「自律自主、混齡共融」的班群空間理念,透過體驗手動自主的蒙特梭利教具,學習感受忠義蒙特梭利自由責任的學習情境,忠義實驗國小預計113年8月揭牌轉型,未來與萬華幼兒園等蒙特梭利教育單位整合辦學,將成為全國第一座0至12歲跨學層蒙特梭利實驗教育園區,強化社區教育資源的同時,也將為臺北市增進更為多元的教育選擇權。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028647/1d9d00d3-e529-4c6a-a4d2-45a01e7a6fa1.jpg

▲未來忠義國小與萬華幼兒園等蒙特梭利教育單位整合辦學,成為全國第一座0至12歲跨學程蒙特梭利實驗教育園區

  • 教育局事後新聞稿1120809忠義教育社福園區發展蒙特梭利教育,全臺首例學校結合社福與捷運的公共工程.pdf
  • 忠義教育社福園區發展蒙特梭利教育,全臺首例學校結合社福與捷運的公共工程 (1).JPG
  • 忠義教育社福園區發展蒙特梭利教育,全臺首例學校結合社福與捷運的公共工程 (2).JPG
  • 忠義教育社福園區發展蒙特梭利教育,全臺首例學校結合社福與捷運的公共工程 (3).JPG

酒駕女累犯撞傷人 無辜騎士停等紅燈遭追撞

警方日前接獲報案,凌晨02時26分轄內汀州路三段與思源街口發生一起自小客車後方追撞停等機車的交通事故,陳姓女子酒後駕車行經汀州路三段與思源街口時,前車頭追撞停等紅燈之機車,造成機車王姓男騎士及孫姓男乘客手腳及身體多處擦挫傷,所幸送醫治療包紮後,無生命危險。據了解,這名肇事的陳姓女駕駛,已經不是第一次酒駕,今年5月有酒駕紀錄,沒想到她未記取教訓,這次又肇事撞傷無辜騎士。

陳姓女駕駛未受傷,惟警方到場後聞到濃厚酒味,遂依規定實施酒精檢測,發現酒測值高達1.35mg/L,已超過標準,經了解,陳姓女駕駛自述在新竹縣與朋友聚餐後,再駕車至臺北找朋友聚會,期間有飲用啤酒,結束返家途中,因使用手機,未注意前方狀況及號誌,不慎追撞等紅燈的機車,全案依公共危險罪移送法辦。

中正第二分局再次呼籲,歡聚時飲酒助興或食用含酒精成分食物,均易有酒駕情事,酒駕罰則甚鉅,民眾切勿心存僥倖、以身試法,如有飲酒應以「指定駕駛」、「酒後代駕預約」及「代客叫計程車」等方式安全返家,以免危害用路人生命安全。

北市持續辦理免費移工健康關懷健檢活動

  為了促進移工身心健康,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自93年起即與慈濟人醫會合作,共同辦理「愛灑人間-外籍移工義診暨健康關懷活動」,迄今已長達16年之久,辦理了76場,受益移工數達1萬6千餘人,而其間因新冠疫情停辦3年,重建處於解封後便積極籌辦於今年7月正式重啟,緊接將於8月13日(星期日)於臺北火車站西一門至北三門站內空間舉辦第2場。

  勞動局局長高寶華表示,移工來臺常因工作時間或語言障礙而延遲就醫,所以勞動局除了法定健檢外,針對移工們的需要,並搭配北市重建處雙語人員協助,透過本活動提供免費健檢及諮詢。尤其當前正值後新冠時期,更需重視雇主、被看護人及移工的健康,呼籲雇主鼓勵移工朋友踴躍參與活動,共同守護大家的健康。

  活動地點選在移工朋友最熟悉的臺北火車站西一門至北三門站內空間,時間自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移工朋友不需提早預約,只要攜帶可供識別身分之證件直接前往現場即可參與,提供檢查的科別包含一般身體健康檢查、眼科、皮膚科、牙科、耳鼻喉科、內科、婦科、骨科及身心醫學科、中醫等科別免費檢查與諮詢,以及衛教宣導相關服務。

  最後重建處特別強調,今年活動還首度與臺北車站內的「叮叮按摩小棧」合作,提供現場參與活動的移工朋友15分鐘的視障按摩服務免費兌換券,數量有限,發完為止,讓平日辛苦工作的移工朋友換位接受按摩服務放鬆一下。

  相關活動訊息也可至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網站查詢(路徑:首頁>公告資訊>最新消息)。

  • 圖說一:醫師進行血壓量測。
  • 圖說二:眼科醫師為移工進行視力檢查。
  • 圖說三:移工朋友利用休假日參與健檢活動。
  • 圖說四: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進行相關業務宣導並發放小禮品。

動物客製冰品特調 動物廚房變身冰工場

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冰工場」每年夏季為動物們客製限定冰品,趕搭今年坊間最夯冰品「視覺系枝仔冰」系列,推出「血水冰」、「柳葉魚冰」、「蔬果冰」、「清冰」等動物園限定口味,豐富動物們的消暑生活。

動物園裡的動物廚房在每年進入初夏的時節,就會開始蒐集保育員們羅列的冰品訂單,當北臺灣持續出現高溫的日子裡,便積極地展開製冰計畫,每週依照各個館區指定的時間配送到府,讓動物們在炎炎的夏季裡,也能開心地享用冰品、稍解暑意!

臺北市立動物園諶亦聰園長表示,臺北市屢屢創下高溫紀錄,居住在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動物們也需要可以消暑清涼的環境,動物活動場設計樹洞、巢穴、棲架、黑網布等遮蔭設備,搭配噴霧跟噴水系統以及大大小小的水池、瀑布、小溪等微調環境溫度,提供動物棲息最舒適的環境。

目前正與保育員們共同討論,未來為動物規劃兼具環境豐富化及消暑等理念的環境設計,例如提供非洲象活動場兼具樹蔭及行為豐富化的設施,溫帶動物區小貓熊活動場拆除頂網,增進場地通風之外並讓民眾能更接近地看見悠遊在場地的小貓熊;為熱雨區小爪水獺納入毗鄰的草地,增加活動棲息區域的多樣性選擇;非洲動物區黑猩猩活動場架設多個立體化仿樹棲架,彼此串接豐富動物行為之外,搭配平台可以提供更多動物遮蔭的環境選擇,精進設施與時俱進除了需要社會大眾支持,也歡迎企業提供跨域合作的專業資助。

除了在環境上規劃消暑設備,動物廚房在食物的挑選上也會以提供時令消暑食材來豐富動物們的生活。例如,7月推出西瓜、芒果、水蓮或豆芽菜等當令當季的菜色選擇,也會提供類似運動飲料的電解質粉或紅糖,幫助動物解除高溫炎熱的不適感。最吸睛的水果冰品是夏季兼顧動物行為與食材豐富化的最佳產品。

目前每週9點開園後,每週一由臺灣動物區黑熊與臺灣獼猴打頭陣開吃水果冰;每週二、四、六由溫帶區黑熊群及棕熊接棒享用各式水果冰品;週三、週六是非洲動物區的金剛猩猩家族及狐猴們大快朵頤的時間,如果喜歡看水獺磨蹭冰塊的可愛模樣,則不能錯過週日熱帶雨林區小爪水獺的「柳葉魚冰」喜相逢見面會!動物冰工場用冰品為動物園大大小小的動物設計食物豐富化的消暑食品,讓「消暑」成為另類的行為豐富化創意主題,強調食物原色的天然營養冰品,將陪伴動物及大家一起開心過暑假。

想欣賞動物們充滿趣味的享用冰品行為嗎?來園的大小朋友可以在園區賣店選購冰品再前往各動物區,與喜愛的動物一起面對面享用各自的冰品。溫馨提醒,動物園為動物特製的冰都有經過營養統計,所以大家各吃各的冰,請勿餵食其他動物!

  • 白頸狐猴啃著冰鎮的蔬果蘿蔔
  • 吸睛的水果冰品是夏季兼顧動物行為與食材豐富化的最佳產品
  • 黑猩猩大啖冰品
  • 給動物吃的冰品都會經過全日的營養計算
  • 動物廚房在食物的挑選上也會以提供時令消暑食材來豐富動物們的生活
  • 為動物客製的冰品
  • 小爪水獺的柳葉魚冰食材
  • 黑猩猩的冰品都是客製化的

小小吐司惹禍 榮星花園生態池遭汙染 志工緊急救援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圓山公園管理所

發稿日期:112年8月9日

發佈時間:9:30

新聞聯絡人:劉玉華

聯絡電話:0928-880031

承辦聯絡人:楊國瑜

聯絡電話:25956761

 

 

小小吐司惹禍 榮星花園生態池遭汙染 志工緊急救援

 

臺北市熱門賞螢景點之一的榮星花園公園,為北市指標性都會型生態公園,園區內具有生態多樣性的特性,但因民眾隨意在生態池丟棄吐司引發汙染,志工團隊雖然會立刻進行清除,同時也一併撈除浮萍,但小小吐司造成的生態池浩劫,卻不容小覷。公園處表示,榮星花園公園是很夯的景點,往來遊客眾多,部分民眾無視告示牌禁止,餵食魚、鳥,甚至將剩餘吐司丟棄生態池內,造成汙染現象。呼籲民眾共同守護環境生態,隨手帶回垃圾,不要讓一片小小的吐司禍害公園生態。

 

公園處表示,榮星花園公園是北市螢火蟲復育三大公園之一,也是都會叢林中,少數具有交通便利性的生態公園。公園內兒童遊戲區亦設置共融式遊具,是親子共遊的好所在。由於遊客眾多,清潔維護非常不易,除了公園處本身人力,更仰賴熱心的志工團隊,榮星花園公園生態守護志工隊除了日常棲地守護,幫螢火蟲布置新居、清除外來種之外,亦長期致力於環境教育推廣,宣導「勿餵食、勿放生及勿放養」觀念,讓榮星生態池火金姑翩然起舞的珍貴畫面能夠長長久久。

 

公園處圓山公園管理所楊國瑜主任表示,榮星花園公園裡除了有螢火蟲,還有許多珍貴的禽鳥類,如鳳頭蒼鷹及紅尾伯勞,賞鳥人士也會到此捕捉候鳥造訪的身影。公園處致力於公園生態多樣性,持續招募志工,協力恢復城市自然風采及重建都市生物棲地,志工團隊也發揮強大守護能力,無論晴雨假日配合出動,成為公園處最可靠的隊友。

 

榮星花園公園生態守護志工隊林雍善隊長表示,除了原有的志工團隊參與打撈作業外,剛完成培訓的第七期志工也非常踴躍響應,利用一個上午把生態池受汙染的區域清理乾淨,也檢視生態池周遭捕鼠籠放置狀況。呼籲民眾遵守勿餵食、勿放生規定。民眾隨手丟吐司只要一分鐘,志工就要動員清除至少一個鐘頭,請民眾一起愛護這一塊寶貴的生態環境。

 

歡迎想了解榮星生態環境,請點讚及追蹤志工粉絲頁「榮星花園公園生態守護志工」,即可得到第一手的活動情報及環保資訊。

  • 圖1上周日(生態池內有3小池被民眾亂丟吐司。
  • 圖2 志工在假日仍立刻前往生態池撈除民眾丟棄的吐司。
  • 圖3 志工在假日仍立刻前往生態池撈除民眾丟棄的吐司。
  • 圖4 志工團隊在假日仍立刻出動,除了撈除吐司,也同時清除浮萍。
  • 圖5志工隊隊長呼籲民眾遵守不要餵食和放生,共同為螢火蟲棲地做努力。

「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今日公佈 瘂弦、米復國、姚立群、張乾琦獲殊榮肯定。

文化局今日公布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名單,本屆臺北文化獎以「關注文化發展,透過各文化與藝術領域的實踐,引領臺北多元文化風貌」為獎勵重點,歷經兩個月的公開徵選,由臺灣現代詩啟發者瘂弦、文資學者米復國、牯嶺街小劇場掌門人姚立群、紀實攝影詩人張乾琦等4位脫穎而出,獲得臺北文化獎殊榮肯定。

 

瘂弦 — 臺灣現代詩啟發者 促使臺北成為華文文壇重鎮

瘂弦本名王慶麟,1932年生於河南並於少年時期來臺。瘂弦在報刊編輯、文學、文藝組織各方面展現卓越貢獻,在文化界影響深遠。1954年參與創立《創世紀詩社》,發行《創世紀》詩刊,除了在1950年代掀起新詩的時代思潮、提倡超現實主義外,也對提攜文壇青年後輩不遺餘力,對臺灣現代詩發展有關鍵性的影響。

 

瘂弦自《創世紀》、《幼獅文藝》到聯合報副刊從事編輯工作近40年,講究卓越品質且多方拔擢才俊。他策劃主辦「聯合報文學獎」,鼓勵全球華人作家投稿、主編多部重要選集,也培育諸多人才,皆有助實現臺北作為華文文壇的重鎮。他在文學領域貢獻卓絕,獲文化獎遴選委員們一致推舉得獎!

 

瘂弦在不同年代,始終以寬闊的胸懷面對變局,堅持博大精深的編輯取向,促使臺灣成為全球華人現代文學的故鄉,可喻為文化界領袖、傳播界的標竿。

米復國 — 文化資產保存重要推手 提升臺北文化歷史認同

1954年生於高雄,長期致力於文化資產保存工作,對臺灣公共住宅政策、歷史調查研究、低收入者、年長者等居住平權課題進行深入研究。米復國長期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培養眾多文化資產研究人才,同時也投入臺北文資歷史調查考證,協助臺北市文化資產經過修復後,重現歷史樣貌,替市民與臺北市歷史文化搭建起溝通的橋樑。

 

文化獎遴選委員會表示:「米復國不僅熟稔文資保存法令與現代思維,也能從相關法規中提出關鍵性文化平權概念,長年以來更提供政府機關許多寶貴建議使辦理文資作業時得以有更周全的都市規劃」。

 

文化資產保存的過程耗時耗力,不易被一般民眾察覺,卻是奠定城市文化認同與塑造歷史記憶的穩固基石,米復國長期致力於大臺北地區的文化資產保存與研究,提出許多有力史料論證,例如他深入萬華進行田野調查,透過現場測繪及研究史料,調查剝皮寮街區歷史脈絡,讓民眾得以再次親睹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的絕代風貌,對臺北市歷史文化記憶的貢獻有目共睹。

 

姚立群 — 以劇場進行社會實踐、文化運動  提升臺北於國際藝術社群能見度

1965年生於高雄,近40年來透過表演藝術空間營運、策展及創作展現臺灣多元文化樣貌。姚立群自2008年接任臺北市最具代表性的實驗劇場之一的「牯嶺街小劇場」館長至今,一路秉持小劇場前衛、實驗、跨界、多元的精神,投入共融藝術、培育創作者,展現文化公共性。有別於正規大劇場,在姚立群的掌門下,「牯嶺街小劇場」提供了臺北表演藝術工作者一處得以容納各種前衛創作嘗試的展演場所,也成為國際表演藝術界具指標性之「亞洲實驗劇場的中心」。

 

文化獎遴選委員會表示:「姚立群策展多年的「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是臺灣最早引入並探討障礙者藝術文化平權議題的藝術節慶與平台,他籌劃的「臺灣國際行為藝術節(TIPAF)」、小劇場年度公演、各項培育計畫等等,不但促成許多臺灣與國際文化交流,更打造牯嶺街小劇場成為表演藝術生態中珍貴的共創實驗基地。」

 

姚立群以劇場的角度出發,展露出宏觀的藝術關懷與視野,不僅提升臺北市在國際藝術社群的能見度,更成為臺北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  

 

張乾琦 — 深入陰暗角落 以攝影紀實訴說人道精神與社會議題

1961年生於臺中,紀實攝影創作者。長年專注地緣政治、邊緣族群及社會議題等題材,其作品具高度藝術性,也反映出社會人文關懷精神,被國際知名戰地攝影Philip Jones Griffiths譽為「帶著相機的詩人」。

 

為了如實呈現社會弱勢的一面,張乾琦時常深入險境進行拍攝。他搬進環境惡劣的紐約唐人街公寓近距離觀察非法移民、並耗時6年溝通,進入龍發堂精神病患收容所進行拍攝、更於2022年烏俄戰爭爆發後五度深入戰場紀錄,獲遴選委員肯定:「貧困家境磨練出張乾琦的堅毅,他能以極耐力貼身拍攝《脫北者》、《我願意》、《唐人街》、《囍》、《邦戈熱》等作品,件件流露細膩與穿透力。」

 

2001年以拍攝龍發堂為主題的《鍊》系列作品曾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示,該作品更由臺北市立美術館選派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張乾琦攝影作品赤裸呈現許多社會底層議題,透過作品展示讓市民得以窺見多元社會的另一面,也讓臺灣攝影工作者的韌性於國際間發光發亮。

 

第27屆臺北文化獎選拔4位來自文學、文資、劇場、攝影界等不同領域的優秀得主,文化局將於11月於臺北市中山堂舉行頒獎典禮,表揚得主對文化藝術無私貢獻與事蹟。

  • 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王慶麟(瘂弦)
  • 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米復國
  • 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姚立群(林育全 攝影)
  • 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張乾琦

北市廢除化糞池或改設為污水坑,補助申請再便民

  • 發稿單位:營運管理科
  • 發稿日期:112年8月9日
  • 新聞聯絡人:林子筠
  • 聯絡電話:0963568252
  • 業務聯絡人:劉容伶科長
  • 聯絡電話:0922486122

為減輕民眾負擔及提升污水接管普及率,北市府自99年首創全國「廢除化糞池或改設為污水坑補助」,迄今已逾500棟建築物完成改管領得補助,削減逾800座化糞池並完成污水接管。北市府衛工處為便利民眾廢除化糞池完成污水接管,自今(112)年7月1日起,民眾只要通過第一階段現場勘查後,即可進行施工。

衛工處營運管理科長劉容伶說,以往民眾申請補助除通過第一階段現場勘查外,還須通過第二階段申請書資料審查後,才可施工,惟申請書文件往往因為建物所有權人眾多,造成取得時程較長,進而影響後續施工期程。有鑑於此,衛工處修正補助要點,於第一階段通過後,即可進行施工,讓後續申請書資料蒐集與施工可同步進行,大幅加速化糞池廢除時程,達到改善環境衛生的目的。

衛工處進一步提醒還在使用化糞池的住戶,只要建築物符合「88年2月13日以前領得建照執照」及「非由衛工處施工廢除化糞池」兩項條件,都可在「內部改管施工前提出補助申請」,由衛工處委託專業廠商,免費辦理鑑定及技術諮詢等服務,快拿起電話撥打(02)2597-3183分機106洽詢,替你改善居住環境衛生,還能省荷包。

  • 衛工處邀集住戶會勘確認內部改管及外部公共管線銜接位置
  • 衛工處邀集住戶說明化糞池廢除或改設為污水坑補助事宜
  • 臺北市建築物既有化糞池或既有污水處理設施廢除或改設為污水坑補助要點_1
  • 臺北市建築物既有化糞池或既有污水處理設施廢除或改設為污水坑補助要點_2

第1244號市政統計週報

【提要】111年畢業且設籍臺北市之大專畢業生可在國內工作人數計2.4萬人,較110年減少1,155人(-4.5%)。同年全國大專畢業生在臺北市工作且投保勞保者計4.6萬人,以從事批發及零售業占19.6%最高。

  隨著畢業季來臨,大專院校畢業青年將陸續投入職場。依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最新統計,111年畢業且設籍臺北市之大專(包括專科、大學、碩士及博士)畢業生留在國內發展計2.9萬人,較110年減少388人(-1.3%);其中可工作人數計2.4萬人(占84.6%),較110年減少1,155人(-4.5%)。另從勞保投保資料觀察,111年畢業且設籍臺北市之大專畢業生投保勞保者計1.7萬人,其中在臺北市工作者占67.5%,近五年(107至111年)該比率均逾六成六且居各市縣之冠,較居第二名臺中市高出十個百分點以上。

  另就111年全國大專畢業生在臺北市工作且投保勞保者(計4.6萬人)分析其行業結構,占比前四大之行業依序分別為批發及零售業占19.6%、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占14.2%、金融及保險業占10.4%及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占10.2%,合計達五成四以上,與110年畢業生所從事之主要行業排名順序相同,顯示大專畢業生於臺北市工作係以上述行業為主。

  • 第1244號市政統計週報.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