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部分有心人士不斷批評北市府不疫調、不匡列等帶風向的言論,臺北市長柯文哲在4日的防疫記者會中怒斥都是不實的說法,強調市府團隊講求科學和務實。為避免北農和環南市場事件再發生,已跟中央討論,下周將實施市場攤商疫苗接種專案,預計施打18,880人。
柯文哲說,目前數量或許不夠打完全部,但有造冊的先打,不足的除了持續向中央爭取外,必要時挪用北市的存量,接種順序是以中正、萬華區傳統市場優先;再來是曾經有確診案例的傳統市場。
他也跟中央反應,應該儘速訂定批發市場和傳統市場的防疫準則,以及工作人員的防疫標準,再者是要思考將市場的管理跟健保資料鏈結,最後也建議中央要建立一套補償機制,畢竟基於防疫理由動用公權力將業者封攤,除了造成業者損失,也容易造成業者隱匿實情而影響疫調的進行。
另外柯文哲也提到,最近北市有三起院內感染,主要是看護和洗衣工而非醫事人員,因此他認為不論是醫療院所,還是高風險的機構,像是長照機構,其負責人都要擔起責任,確保工作場域和所有工作人員的安全,這部分中央應很快會公布相關規範。
關於PCR大規模篩檢,柯文哲說,今年5月15日以前國內的PCR能量很差,這也是當時中央公布確診人數會發生校正回歸的情形,5月15日確診案例一下子大幅上升,才開始被迫從國外買機器進來,亦即國內擁有大規模PCR檢測能力是在六月中以後,臺北市也是看到北榮在苗栗做的案例後,才建立北市本身做大規模PCR篩檢的能量。
柯文哲表示,到7月15日這些打過疫苗的人都有一定程度的保護力,確保北農這個地方不容易受到感染,就算有些確診案例進來,也不會擴散開來,這叫焦土政策,也叫口袋戰術,病毒也在改變,戰術當然要改變。
有關虎林專案部分,柯文哲說明過去一周,許多名嘴、民代不斷帶風向,說臺北市不做疫調、不匡列、不隔離,他反問,如果北市都沒做這些事,這些住在防疫旅館是怎麼來的?他本來不想理會這些講話不用負責任的人說的話,但沒想到他很尊重的臺大醫院施景中醫師也這麼說,因此今天得很慎重的回應,虎林專案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指出,6月14日到28日虎林街陸續出現14人確診,法定匡列23人,精準疫調擴大匡列62人,目前都是PCR檢測都是陰性。這些個案都是陸續出現,而且找不到傳染源,因此該地區附近可能有不明的感染源存在,所以30日府級會議決定成立專案小組,制定計畫,7月2日對外宣布,7月3日做場勘布置,他今天上午去看過,現場動線很完善,這都是有做過事先的規劃所致。
柯文哲強調,公布足跡和疫調是兩回事,千萬不要再說臺北市不疫調、不匡列、不隔離,一開始中央要自己公布足跡,5月16日以後發現全國案例飆升,因此請各縣市自行決定是否公布,但那時臺北市一周有上百例確診案例,公布足跡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他當時說如果數量夠少時才會公布足跡。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副指揮官璩大成醫師補充說明,流行病學有兩個要件,時間與地理上的高度關聯性,這也是北市府會成立虎林專案的原因,主要是發現6月14日至28日這兩周有5戶14人確診,法定匡列23人,北市府透過精準疫調擴大匡列62人,把熱區抓出來,接著成立篩檢隊到社區中找出可能的感染源,目前已經初步結果。他也呼籲,流行病學調查會用代碼,像是北農專案、萬華專案、虎林專案,請民眾不要標籤化這些名詞,而用尊重、包容的心態看待。
衛生局副局長陳正誠也表示,北市的精準疫調中心由區級和府級組成;區級精準疫調中心結合醫療專業人員和公衛人員,在傳統疫調中,從法定匡列對象來做擴大匡列,府層級的精準疫調中心則負責決策,透過科技和跨單位整合,由府級首長作出正確決策。
陳正誠說,傳統疫調的方式全國皆然,而且吃力不討好,常被沒做疫調的人批評,等自己真的去做疫調後,才知道傳統疫調包山包海,非常辛苦,因此北市加入科技疫調、整合疫調,最後進行精準疫調,就是為能找出源頭,阻斷傳染鏈。
媒體提問,虎林專案第一天造冊3300人,3300的數字怎麼抓出來的?但八個里總計近32000人,有打算全部篩嗎?確診者的後續處理?如果有預計多久能完成?黃珊珊回答說,造冊主要是針對檢驗量能與容納人數,由里長提出需求,八個里再加上一個攤販專案。今日篩檢以里長造冊為原則,在今日下午6時左右會開始發號碼牌,排在明天進行篩檢,之後如果還有民眾要進行篩檢,柯市長已指示市府會繼續做,不管是在永吉國小繼續設篩檢站,或是忠孝醫院篩檢站,會讓所有里民都可以篩檢到。
媒體提問,議員批評虎林街既然從6月1日就開始有確診,直到現在30例才公布,要求市府說明清楚30例怎麼來的?許多里民向里長抱怨鄰居確診結果全都沒通知,里長們也很無奈,市府該如何處理?黃珊珊表示,虎林街從6月1日開始有確診案例,當時很多地方每天都有確診案例在這兩週同時增加,不是之前的確診者沒有處理。每一個案子都有處理、都有匡列,確診的名單從中央到地方都是一樣,公衛部分由衛生單位負責,目前確診相關的資訊,在公務系統沒有辦法通知到里長,但所有該做的事情,包括匡列、居家隔離、通知、關懷都沒有停過,均依全國統一規定。
媒體提問,臺北市繼北農、環南後,也爆出虎林確診染點,距離7月12日三級警戒期限僅剩一周,市長怎麼看接下來是否有解封降級機會?柯文哲回答說,以日本東京曾經發出三次緊急事態宣言來看,特別是自由民主國家,很難用強制手段去封鎖,每個國家要去決定他們新常態的標準是什麼,要完全清零,坦白講這不切實際,因為偶而還是會有一兩例溜進來,恐怕要有與疫情共存的新常態,問題是平衡點要設在哪裡?每個國家國民要去思考,說到底疫苗施打的覆蓋率還是重點。
媒體提問,虎林街群聚為何遲至7月4號才設立大規模篩檢隊?黃珊珊回答說,因為這是獨立家戶感染,無法用直線連接起來,但因為地緣關係很密切,市府認定熱區普篩比較有利,透過觀察其確診案例,6月30日成立專案小組、規劃,7月4日進行篩檢。
媒體提問,請問柯市長怎麼看聯醫醫師陳昶宇質疑,北市府精準疫調根本不夠精準,虎林街家戶確診是靠醫師自己抓出來的?還有臺大醫師施景中批評,北市府曾沒做疫調不匡列,荒腔走板,SOP哪裡出了問題?柯文哲回答說,他很少在別人臉書上留言,剛才他在陳昶宇醫師臉書上留言感謝。豐田汽車推動的全面品質管理(TQM)要求從公司每一份子都應該研究「怎麼做會做得更好?」,如果有這種文化,公司才會進步。他非常感謝聯醫醫師不會抱持「我只負責我的業務」的想法,願意多去注意、多去通知,就把一個傳染鏈打斷了;有關施景中醫師,柯文哲很感嘆我們臺灣怎麼會變成積非成是、眾口鑠金,名嘴、民代每天造謠,講到最後連知識分子都會相信,這也是我們臺灣社會要去反省跟思考的地方。
媒體提問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黃副市長曾說農委會禁止北市府在北農設篩檢站,農委會不可能做這種事,請問黃副市長看法?對此黃珊珊表示「陳副主委誤會了」。她說,當時是向中央表達,要設立篩檢站的話,必須要先跟農委會溝通,但從未說過,農委會禁止北市府在北農設篩檢站。北農的場域並不是北市府的,而是北市府跟農委會一起管理的臺北農產運銷公司,主要還是貨物上來了,要有拍賣的場域,若要空出來變成大型的篩檢站,一定要跟農民先講好,是不是有些部分要降載。所以她請王必勝協調農委會,要設的話必須要先跟農委會先溝通,陳副主委當時不知道這段談話的過程。和陳時中部長碰面時,她也說明過,謝謝農委會有協調,拍賣會可以挪出一個空間,才可以在北農設這麼大的篩檢站。
媒體提問,環南市場休市,但卻傳出攤商改到周邊,繼續擺攤做生意,恐怕形成破口,市府有什麼樣的管制方法嗎?黃珊珊回答說,只要在市場內進出就要符合規定,如果他們在旁邊做生意,希望都能加入普篩,像富民街700多人的名冊都來篩檢,結果都是陰性,攤商應該比任何人都更關心自己的健康與安全。
媒體提問,有人指出北農有攤商「派代表隔離」,封攤3天後就能繼續營業,恐造成防疫漏洞,請問市府是否有掌握類似案例?黃珊珊表示,她有聽過此一傳言,柯市長今日在前進指揮所與中央討論時,希望對攤商有補償機制,讓他們比較不會擔心其生計,而樂於配合隔離措施。
媒體提問,醫師沈政男針對虎林專案用區域普篩,又沒有強制力,很難把黑數給揪出來?柯文哲回答說,在不同的階段、戰術的目標不一樣時,執行的方法會不一樣,他堅持要用科學的精神去做,他不會因為媒體的攻擊違反自己理性、務實、科學的原則來處理疫情。